找到相关内容3234篇,用时3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辽代佛学的圆融思想

    另一类是“初习者先作显教普贤观已,方乃三密加持”,亦即先修华严普贤观法,然后才修密法。根据《准神变疏》,道殿对密教的判教分“随他意门”与“随自意门”两种。按“随他意门”,有五教不同:如诸《》中咒...,所以此独称秘藏盖由此也秘中秘义至文当悉。”   具体而言,四字真言包含一切佛法,从佛法不生之“理行果”等方面来看,都为四字真言所摄:“如佛心是一,约本不生理,名(上),约本不生行名(长),约...

    李勇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55892095.html
  • 南朝士族的佛教信仰与佛教文化

    于浔阳南山精舍翻译《阿毗昙心》,江州刺史王凝之、西阳太守任固之为檀越;隆安元年(397)至二年尚书令、东亭侯王珣造立精舍,集合京师义学沙门僧伽提婆等40余人翻译《中》;义熙十四年(418)至元熙二年...阿毗昙心序第十》,《出三藏记集》卷一○,第378页,苏晋仁、萧鍊子点校,中华书局,1995年。   释道慈《中经序第八》,《出三藏记集》卷九,第337—338页;同上卷一三《僧伽提婆传》,第525页...

    孙昌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8445092197.html
  • 敦煌壁画中的杖具

    道具,即《勅修百丈清规》中所云:“将入丛林,先办道具。《中》云:‘所蓄物可资身者,即是增长善法之具。’《菩萨戒经》云:‘资生顺道之具。’”即钵、拂子、数珠、净瓶、滤水囊、戒刀、装包一类的物品,绢画...之高。杖头大环近似桃形,下端卷曲处两侧各套三个小环,大环中有一宝塔状装饰,顶端所饰亦似宝塔。   《弥勒变》描绘迦叶献袈裟给弥勒佛后,又展示神力的情节。莫高窟中唐第186窟窟顶东披和榆林窟中唐第...

    胡同庆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60592494.html
  • 《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》(续三)

    ,号释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。」《增一》卷十一:「尔时,定光如来观察梵志心中所念,便告梵志曰:汝将来世当作释迦文佛如来至真等正觉。」然灯佛即定光佛。   ②弥勒受莂於释迦:《摩诃般若波罗蜜·梦行品》:「须菩提语舍利弗,弥勒菩萨今现在前,佛授不退转记,当作佛。」《中·说本》:「佛告诸比丘,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,当有佛名弥勒如来……」   ③一生补处:即只须一生之後,便至无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2193156.html
  • 论说一切有部“实有”思想对慧远之影响

    说并非出自佛陀的亲口所宣,在“四”、律部及大乘里都没有出现过,而是源于《大毗婆沙论》的思想[8]。关于这一点,慧远限于当时汉译佛典不完备的客观条件,是不可能了解的。而《大毗婆沙论》则是有部思想的...神不灭论”。追根溯源,这种观点的背后实有思想的作用是确实存在的。   在研究“神不灭论”的同时,我们不能不注意慧远实际受到僧伽提婆所译《三法度论》的影响。《三法度论》,又称《三法度》,源出“四...

    夏金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322093349.html
  • 鸠摩罗什生平事迹补证——汉藏文献记载比较研究

    三藏九部,莫不缕贯”,声名远播西域诸国。鸠摩罗什师从盘判头达多诵习“杂藏、中、长,凡四百万言”。[6]之后,又诵习《阿毗昙》、《增一》等小乘经典,几年之后再回龟兹,已是声名大振,更兼“博览...被姚兴迎至长安,鸠摩罗什听说其师佛陀耶舍已在姑臧,劝说姚兴将其迎至长安,先后诵译《昙无德律》、《长》等经典,至弘始十五年(413)返回罽宾国,还曾“寻得《虚空藏经》一卷,寄贾客传与凉州诸僧,后不知所...

    陈楠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322893374.html
  • 佛教价值观在隋唐价值综合中的重要地位

    苦;二是行苦,即见世间事物的无常易变而感到苦;三是坏苦,即见美好的东西变坏而感到苦。这三种苦的属性是一切苦所共有的。所谓“八苦’就是人生的八种苦痛,《中》云:“苦圣谛谓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...第二,佛第三,从此道教青云直上。太宗李世民命令卢思道校订《老子》,刻石和五经同列,又令玄奘将《老子》译成梵文,传至国外。高宗令王公以下皆习《老子》,并诏尊《道德经》为上。武则天一度停习《老子》,...

    赵馥洁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2493688.html
  • 长安佛教文化与鸠摩罗什的佛经文学译介研究

    具权威性。收录佛典1076部、5048卷,将大乘分为“般若部”、“宝积部”、“大集部”、“华严部”、“涅槃部”五大部分,以及其他诸经。小乘经则指“”及单品,其编目方法与篇章设置精密完善,后来...越喀拉昆仑山,渡辛头河至罽宾(今南亚次大陆的克什米尔),从师罽宾王弟名德法师盘头达多,受《杂藏》《中》《长》《十诵律》等,三藏久部,凡四百言,莫不稔熟。据《高僧传》记载,罽宾王请他入宫,与...

    李强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2593694.html
  • 禅学浅说

    有些阿罗汉虽然除了烦恼但还是有习气。当小乘佛教徒证的灭尽定之后,在舍寿之后入无余涅槃,失去了自觉觉他、断除烦恼种子根源的机会,也失去了亲证大乘般若的机会。《》中说:“灭尽定中有不离身识。” 窥基在...如来禅”是禅的极致、是佛地无上正等正觉之境界,非禅门祖师、乃至诸大菩萨所可轻视。 [1] 有关世间禅的论述,参见《中.别观法经》,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点校,《中》,738-...

    孙劲松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4294077.html
  • 问: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怎么样?

    ldquo;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,无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”,就是说明这种通天人、合内外的无余依涅槃。 在《增一》中,曾经记载通天梵志尊者证得神通,能一眼看出各人的宿命和造化,如果有人指着...考考大家,从《杂阿》中对涅槃的四个定义,来看看自己印证了多少涅槃: 第一:贪欲的心扫除净尽就是涅槃。 第二:嗔恨的心清除涤尽就是涅槃。 第三:愚痴、无明、邪见之心去除荡尽即是涅槃。 第四: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12/08235395021.html